月度归档:2014年01月

写诗

写诗,送给千年不愈的伤
我知道这个季节一切都在盛放
繁华上演 满目琳琅
你说的幸福
也许就在不远的前方
只要我想……

写诗,送给永远找不到的坚强
浓重的夏意里居然也彻骨冰凉
一个人坐坐 看看灯火辉煌
我告诉自己不哭
心却兀自远远流浪
我也想遗忘……

写诗,送给做不到的遗忘
你说我的爱是一场弥天之谎
我已经没力气争辩
血流干 泪千行
死者已矣
剩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之殇
满世界游荡……

写一首诗,用一字一句一章
祭祀在我爱情的灵堂
由天使或是魔鬼吟唱
白色蜡烛 玫瑰花香
背景暗淡无光
你我之间
是你我用怨恨亲手筑的墙

写诗 埋葬
既然没有然后没有继续没有希望
那么就送给死亡……

 

离歌

我,出走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上

穿着白色的衣裳

我轻轻的挥了挥手

只感觉到四周彻骨的冰凉

 

我回过头,身后是落日苍茫

雾依然没有散去

我刚刚离开的城市

闪烁在远方

 

捂住嘴巴,按着胸口,寻找坚强

我的心在没有天空的日子里流浪

眼泪路过的地方

有悲伤的歌静静流淌

我轻哼着离别的诗

想把过去遗忘

 

可是遗忘,像是匕首的锋芒

我在遗忘里支离破碎,黯然神伤

如果遗忘,可以让我安静的离去

那么我还是选择你

哪怕你带我走向灭亡

 

离歌,轻轻唱,没有过去的阻挡

我看见前面的玻璃窗

涂着诱人的金黄

可那却不是我要的天堂

 

离歌,轻轻唱,你知道我要的天堂

仅仅是在你身边,静静守望

 

离歌,轻轻唱,我不能静静守望

因为我已经离开了你那里

我要去寻找

新的安乐乡

 

那么请你为了我

把离歌轻轻唱

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路染得明亮

让我在离开你时,多一些安慰

少一些悲伤。

作者:于面面

多想在你身边

多想在你身边

小心触碰你的指尖,静静看你微笑的侧脸。

总是找不到形容的语言,

其实你从来不知道

我要的不是永远。

 

多想在你身边

抚平你的眉,阻挡打扰安静的梦魇,

我多么的心甘情愿,

留在你身边,

就算只是尘烟。

 

多想在你身边,

做个沉默的港湾,让寂寞苦楚都不在你身边留连,

做只迁徙的雁,你需要时回来,不需要时走远,

做片守望的麦田,永远金灿灿的等你

等你找到彼岸,

等你下一次的笑颜。

 

可是我多想在你身边,

再次拥抱你听你说爱我永远,

躲在你身后做你甜蜜的负担,

可是我怎么能……

我怎么能……

 

那么就让我这样在你身边,

变成一个精灵,

在你无力的时候出现,

 

答应你,我也会好好的靠岸,

多希望那个“岸”是你,

多想在你身边。

作者:于面面

人要有勇气去尝试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

最近手头正在做的一个项目里有一个内容是拍TVC,不过有导演有摄像,轮到我这儿也就是拍前拍后的一些工作,比如文案啦,方向啦,道具啦,场地啦,沟通啦之类的事情。这些事儿没多难,可也不容易,但关键是我从没做过,也一直以来不是我工作领域内的事情。要放以前,我肯定推给熟悉这方面的同事去做了,可这次偏偏想起来自己好像没做过,于是很想做做看,尽管我已经预想到可能会做的有点费力不讨好,甚至是糟糕。

先说文案,写了两版,导演都不满意,但客户满意。又写了三四版,导演觉得不错,客户说不好。文案折腾了两圈没电了,换了个广告创意写文案,又写了六七八版,又不同人不同意见…… 见到演员的前一分钟,导演才在车上定下来文案……到了录音棚发现导演悄悄的自己写了两版一起录音再做定夺。真心给跪了……

然后说道具,导演每次拍之前给了道具清单去准备,从淘宝到实体店,从大商场到菜市场,从市区到郊区到城中村,有一个文艺风的自行车在淘宝找到,自己去提货结果被大堵车堵在郊区的都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到半夜11点,店主最后骑着车送到我家,我自己打着小蹦蹦回家。

再说说沟通。要说公关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但沟通不仅仅是传个话那个简单,到拍片这种自己没做过的事儿上,就变成了各种协调。有时候是场地明明定好突然就说不行了,有时候是演员突然不能来要换人了,有时候是场地费太贵为节约成本费劲巴拉去砍价,有时候是导演觉得还需要点什么资源赶紧去调配。

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就不一一列举其中的细节,总之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这就是一场硬仗样。拍摄的当天早晨四点到位置上,一夜不敢睡就怕醒了又昏睡过去;户外戏从早晨6点到中午12穿着羽绒服还得全身贴暖宝宝,双11买的那点存货三四天全干光了;为了抢个夕阳,突然停止一个景点火速赶往下一个高台,慌里慌张的连个电话都来不及打。

第一次做事总会是这么屁滚尿流的节奏,辛苦和困顿自不用说,可看到TVC成片的时候感动的要流下眼泪。在几分钟的片子里面,仿佛看到了同事去菜市场买鱼线,回来被我们嘲笑怎么一身鱼腥味;看到了店主让弟弟帮忙把车骑到我家,店主姐姐给弟弟把围巾在脖子上扎紧的动作;看到了最开始的各种不和谐不允许做不到的事,到最后一件件都变OK时候的笑脸。

客户说:“你好好跟导演学,下次自己拍电影的时候就用得上了。”对于我来讲,何止是这样的收获。如何扣题写文案、如何快速的买到道具、导演为什么会如此构思、如何拍出只有在电影里见过的画面角度等等,对于自己,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一种学习全新领域的机会,尽管做的可能不够利落不够好,但个中的辛苦与成长,只有自己体会的到。

总有人问我,都说要选择自己合适的工作来做,可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于是对未来一片迷茫。也有人问我,上了班之后发现做什么错什么,日子过的很艰难,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擅长什么,于是对未来一片迷茫。对我自己而言,其实也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去观察和实践。比如买家具的时候对木工感兴趣,不理解实木家具为什么对那么贵,可上了木工课之后,在木粉乱飞的木工房里连个勺子都做不利落,再也不逼叨叨贵了;比如买了很多贵衣服觉得裁剪应该很容易,真正上了一堂服装设计课两小时就听不下去了。做的多了就明白,这世上没有谁天生就自我认知特别明确,都要靠一次次亲身参与才知道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才能更广阔的认识自己;这世上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让你坐在电脑面前或者被窝里随便听一听,就能看到自己的光明未来。

有句话说“越是艰难的时候,就是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并愿意去实践各种滋味呢?见过很多人,让你当公务员,就说不想喝茶看报纸枉费一辈子,想要做有挑战的事情,可其实公务员也没那么轻松;给你点艰难历练的事情,就说自己不合适这工作,费力不讨好,白瞎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到底应该给你点什么事情,才能那么恰好的让你舒舒服服的呢?心灵鸡汤和励志名言喊起来都像口号似的,可依然对自己和未来通通迷茫。其实就一个病根: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不肯再往前走。其实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像认识一个朋友一样,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认识的更清楚一些。

导演聊天的时候:“我们这个行业特别辛苦,天天不着家,白天黑夜的颠倒过日子。对每一个创意,开拍之前都倾注了特别大的心血,所以如果听到别人说不好,就会特别难受,于是还得经常给自己打鸡血,鼓励自己,以利再战。每次把东西做好了,客户老说感谢我们,其实不用感谢,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就应该这么做。”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场地收拾道具,窗外漆黑又阴冷,可心里却温暖许多。人要有勇气去尝试自己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情,并要不断的为打鸡血来保持热情。或许你不会以此为生,但一辈子做一次看看试试也会是珍贵的体验,以了解和理解这万千世界的不同与不易。

放掉那个稻草人

你走在林间,慢散的阳光下
风在追你,你整理了扬起头发
落叶坠到你肩膀,你轻轻的拿下
小溪环绕在你脚边,你用脚踢起浪花
鱼儿看见,改变了游行的方向
路边的小花,妩媚的露着笑脸
你没有摘下,花间有露珠滴落
阳光很毒
大树献来了殷勤,在地上洒满浪漫的光斑
你停了下来,休息。
树叶沙沙的笑出了声
你站起身,说了再见
大树来不及挽留,你俏皮的奔跑
路边的风景你再也没有留恋
你带上了一个稻草人
你相信稻草人的安全感
你奔跑在山间,任何风景都换不了你的驻足
你觉得,你的世界就是要不停的奔跑
阳光下的汗水,泥土里的脚印
都是你拼搏的印记
你把头深深的埋在自己的心里,你不觉得孤独。
你只喜欢在光秃的岩石上睡觉
你只喜欢在陡峭的悬崖上看星星
你抬起手,想摘下一颗
猛地,你收回了手
那毕竟是星星,它不属于你
你熟悉的拿起身边的石子
这才属于自己
你安稳的睡去
你来到林边
你对你笑了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你走在你后边
只是为了你每次回头都能看见
不知什么时候
你回头
已看不清身后稻草人的轮廓

紫色人形

那时我在乡下医院当化验员。一天到仓库去,想领一块新油布。

管仓库的老大妈,把犄角旮旯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对我说,你要的那种油布多年没人用了,库里已无存货。

我失望地往外走着,突然在旧物品当中,发现了一块油布。它折叠得四四方方,从翘起的边缘处,可以看到一角豆青色的布面。

我惊喜地说,这块油布正合适,就给我吧。

老大妈毫不迟疑地说,那可不行。

我说,是不是有人在我之前就预订了它?

她好像陷入了回忆,有些恍惚地说,那倒也不是……我没想到你把它给翻出来了……当时我把它刷了,很难刷净……

我打断她的话,就是有人用过也不要紧,反正我是用它铺工作台,只要油布没有窟窿就行。

她说,小姑娘你不要急,要是你听完了我给你讲的关于这块油布的故事,你还要用它去铺桌子,我就把它送给你——

我那时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在病房当护士,人人都夸我态度好技术高。有一天,来了两个重度烧伤的病人,一男一女,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准确地说是新婚夫妇。他们相好了许多年,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才盼到大喜的日子。没想到婚礼的当夜,一个恶人点燃了他家的房檐。火光熊熊啊,把他们俩都烧得像焦炭一样。我被派去护理他们。一间病房,两张病床,这边躺着男人,那边躺着女人。他们浑身漆黑,大量地渗液,好像血都被火焰烤成了水。医生只好将他们全身赤裸,抹上厚厚的紫草油,这是当时我们这儿治疗烧伤最好的办法。可体液还是不断地外渗,刚换上的床单几分钟就湿透。搬动他们焦黑的身子换床单,病人太痛苦了。医生不得不决定铺上油布。我不断地用棉花把油布上的紫色汁液吸走,尽量保持他们身下干燥。别的护士说,你可真倒霉,护理这样的病人,吃苦受累还是小事,他们在深夜呻吟起来,像从烟囱中发出哭泣,多恐怖!

我说,他们紫黑色的身体,我已经看惯了,再说,他们从不呻吟。

别人惊讶地说,这么危重的病情不呻吟,一定是他们的声带烧煳了。

我气愤地反驳说,他们的声带仿佛被上帝吻过,一点都没有灼伤。

别人不服,说既然不呻吟,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嗓子没伤?

我说,他们唱歌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给对方唱我们听不懂的歌。

有一天半夜,男人的身体渗液特别多,都快漂浮起来了。我给他换了一块新的油布,喏,就是你刚才看到的这块。无论我多么轻柔,他还是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呻吟。换完油布后,男人不做声了。女人叹息着问,他是不是昏过去了?我说,是的。女人也呻吟了一声说,我们的脖子硬得像水泥管,转不了头,虽然床离得这么近,我也看不见他什么时候睡着什么时候醒,为了怕对方难过,我们从不呻吟。现在,他呻吟了,说明我们就要死了。我很感谢您,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请你把我抱到他的床上,我要和他在一起。

女人的声音真是极其好听,好像在天上吹响的笛子。

我说,不行。病床那么窄,哪能睡下两个人?她微笑着说,我们都烧焦了,占不了那么大的地方。我轻轻地托起紫色的女人,她轻得像一片灰烬……

老大妈说,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要看看这块油布吗?

我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仿佛鉴赏一枚巨大的纪念邮票。由于年代久远,布面微微有些粘连,但我还是完整地摊开了它。

在那块洁净的豆青色油布中央,有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

作者:毕淑敏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 戴望舒

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

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虽然,我想生存

想稻谷和蔬菜

想用一间银白的房子

来贮藏阳光

想让窗台

铺满太阳花

和秋天的枫叶

想在一片静默中

注视鸟雀

让我的心也飞上屋檐

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虽然,我渴望爱

渴望穿过几千里

无关的云朵

去寻找那条小路

渴望在森林和楼窗间

用最轻的吻

使她的睫毛上粘满花粉

告别路灯

沿着催眠曲

走向童年

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虽然,我需要自由

就像一棵草

要移动身上的石块

就像向日葵

索取自己的王冠

我需要天空

一片被微风冲淡的蓝色

让诗句渐渐散开

像波浪

传递着果实

但是,不要说了

我不会屈服

作者:顾城

奢华与教养

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

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

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 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 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

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这叫作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

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服务员小妹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教养不必来自家教,更不是贵族的专利,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

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 我只不过是在北京一家火锅店见着它用“奢华”二字形容自己的材料,便忍不住发出这一大堆牢骚,这自然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奢华和教养的分界点在哪里? 一个向外——求胜。 一个向内——求安。 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倾慕奢华。 无时无刻不在要求自己进步,自然就有了教养。

作者:梁文道

小确幸

1、 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

2、 清晨跳进一个人也没有、一道波纹也没有的游泳池脚蹬池壁那一瞬间的感触;

3、 一边听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一边凝视秋日午后的阳光在白色的纸糊拉窗上描绘树叶的影子;

4、 冬夜里,一只大猫静悄悄懒洋洋钻进自己的被窝;

5、 得以结交正适合穿高领毛衣的女友;

6、 在鳗鱼餐馆等鳗鱼端来时间里独自喝着啤酒看杂志;

7、 闻刚买回来的“布鲁斯兄弟”棉质衬衫的气味和体味它的手感;

8、 手拿刚印好的自己的书静静注视;

9、 目睹地铁小卖店里性格开朗而干劲十足的售货阿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确幸清单,那么,你的呢。

作者:村上春树